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普夫宣布哈萨克斯坦加入《亚伯拉罕协议》
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普夫宣布哈萨克斯坦加入《亚伯拉罕协议》 今晚晚些时候,美国中东特使史蒂夫·维特科普夫正式宣布哈萨克斯坦将加入《亚伯拉罕协议》,这一消息证实了人们的期待。这是自2020年以来,该协议首次正式扩大了关系正常化框架。 尽管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中亚国家,但华盛顿认为,此举向中东发出了一个战略信号,表明即使在长期地区冲突的背景下,这一外交倡议仍在重启和扩展。 引人关注的前奏:一个新国家加入《亚伯拉罕协议》 此前,美国特使维特科普夫曾表示,今晚将宣布一个新国家加入《亚伯拉罕协议》,此后外交界一直翘首以盼。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高级别峰会上宣布,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穆斯林占多数国家哈萨克斯坦正式成为《亚伯拉罕协议》的最新签署国。此举被广泛视为美国政府的一项重大外交胜利, 旨在重振停滞不前的地区关系正常化进程。通过接纳这一中亚伙伴,该倡议力求超越其在中东的地域局限,发展成为一个更广泛的全球性《亚伯拉罕协议》联盟,以促进和平与合作。 要点 * 新签署国:哈萨克斯坦正式加入美国主导的《亚伯拉罕协议》框架,成为最新成员。 * 宣布时机:正式宣布是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华盛顿特区主持召开的中亚五国(C5+1)领导人峰会期间进行的。 * 战略意义: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世俗的、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其加入对于促进宗教间对话与合作的《中亚协议》目标而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既有关系: 与最初的签署国(阿联酋、巴林和摩洛哥)不同,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自1992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全面的外交关系,因此此次正式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但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美国动机:特朗普政府希望利用此次扩大协议范围,在加沙战争后重振协议,并应对地区外交挫折。 * 更广泛的背景:此举是华盛顿深化与中亚国家关系并扩大其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努力的一部分。 具有战略意义但象征意义的加入 这一消息是在白宫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宣布的,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以及其他四个中亚共和国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虽然《亚伯拉罕协议》最初旨在实现以色列与中东周边阿拉伯和穆斯林占多数国家关系正常化,但哈萨克斯坦的正式加入标志着以色列地缘政治版图的重大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协议与以色列最初与阿联酋、巴林和摩洛哥达成的协议有所不同。自1992年哈萨克斯坦脱离苏联独立后不久,以色列和哈萨克斯坦就一直保持着全面的外交关系。因此,此举与其说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如说是更具象征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政府官员表示,将哈萨克斯坦纳入《亚伯拉罕协议》将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许多国家都希望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并有助于在近期地区动荡之后“翻开新篇章”,推动更广泛的合作。 华盛顿峰会的背景 托卡耶夫总统此次华盛顿之行表面上是为了参加C5+1峰会,该峰会重点讨论安全、经济合作和重要矿产资源。然而,《亚伯拉罕协议》的宣布时机显然是利用了这一高级别平台。 美国将此举视为一项重大的外交政策胜利,表明其有能力在面临国内挑战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情况下,继续推动以色列与更广泛的穆斯林世界关系正常化。对哈萨克斯坦而言,加入这些协议巩固了其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并有望开辟新的贸易、技术交流和美国投资渠道,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和重要矿产领域——哈萨克斯坦和美国今天早些时候就这些领域签署了一份重要的谅解备忘录。 影响和未来展望 哈萨克斯坦以其宗教宽容政策和和平共处而闻名,其加入为应对中东持续冲突造成的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以色列和美国官员希望此次扩大能够鼓励其他非阿拉伯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以及最终的“终极目标”沙特阿拉伯考虑加入该框架。然而,分析人士警告说,与沙特阿拉伯实现全面关系正常化的最终目标仍然取决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进程的进展——而这一条件已被现任以色列领导人一再拒绝。 哈萨克斯坦的加入虽然是一项外交胜利,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活力,但并未解决阻碍海湾地区扩张的根本问题。 美国特使维特科普夫暗示,哈萨克斯坦可能“仅仅是个开始”,这意味着更多中亚和非洲国家可能很快效仿,这标志着关系正常化努力的重点将从直接的中东地区转向与以色列建立全球合作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