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2025年10月4日
南极冬季海冰达到有记录以来的第三低水平,一份来自世界主要极地研究中心的令人震惊的报告敲响了全球警报。通常在9月份达到的年度最大值,连续第三年大幅低于历史正常值,这有力地表明南大洋目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其驱动力来自加速的变暖趋势。地球上最偏远大陆的这场危机证实了气候科学家们的担忧,他们正在紧急警告地球关键的气候调节系统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这一情况凸显了南极洲行为的根本性转变,此前南极洲一直表现稳定,巩固了其在全球气候紧急情况中的领先地位。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 (NSIDC) 确认,2025 年南极海冰面积(于 9 月 17 日达到)将达到峰值,约为 1781 万平方公里。虽然这避免了创下新的绝对最低值,但从统计数据来看,这是 47 年卫星观测史上记录的第三低值,延续了 2023 年和 2024 年创纪录低点所形成的令人担忧的模式。这种反复出现的极端低点模式,与 2016 年之前观察到的长期稳定甚至略有增长的趋势形成了显著差异。科学界越来越一致地认为,这种波动并非暂时性波动,而是南极气候系统中潜在的永久性“体制转变”。
新的卫星数据证实冰盖面积下降
对极低冰盖的确认直接源于对先进卫星数据的分析,这些数据为极地气候条件提供了最准确的长期基准。
* 统计意义:数据显示持续且严重的缺口,当前最大值远低于1981-2010年的长期平均值。这些极端事件的连续性——四个冬季最低最大值紧密集中在过去几年——表明该大陆周围的海冰系统正在快速转变。
* 持续变暖:这种缺口与南半球夏季同样令人担忧的趋势相呼应,今年早些时候的年度最小海冰范围也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科学家指出,前所未有的海洋深层变暖是主要驱动因素。较温暖的地下水越来越多地与较冷的表层混合,阻碍了关键冬季月份的冰形成过程。
* 全球影响: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的研究人员指出,两极冰层融化的综合影响——加上北极也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导致今年早些时候全球海冰总覆盖面积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这一事实有力且明确地表明了地球整体的热度。
链接至全球气候变化模型
南极海冰加速融化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它是一个关键的反馈回路,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和未来预测。
* 反照率效应丧失:海冰至关重要,因为其明亮的白色表面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这种现象被称为反照率效应。当海冰消失时,其下方的深色海水会吸收更多热量,从而导致危险的自我放大变暖循环。吸收热量的增加进一步加速了融化过程,推高了全球平均海洋温度。
* 海洋环流威胁:海冰的形成会产生浓密、寒冷、咸水,这些海水沉入海底,驱动着调节全球气候和营养物分布的庞大深海洋流。科学家警告说,海冰形成的持续减少可能会削弱或破坏这一关键过程,这可能会对全球洋流和未来几代的气候模式造成灾难性后果。
* 连锁效应:《自然》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备受瞩目的研究警告称,南极气候的突变——例如目前正在发生的——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放大效应。海冰的消失使巨大的沿海冰架暴露在破坏性的海浪中,削弱了冰架的稳定性,并可能导致搁浅冰盖本身加速融化和崩解,而这正是长期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单一因素。
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冰持续减少的后果已经在脆弱的南极生态系统中显现,威胁着依赖海冰生存的物种。
* 企鹅繁殖失败:反复出现的低冰年对完全依赖海冰繁殖和生存的物种尤其具有破坏性。帝企鹅群落依靠稳定的固定冰层抚养幼崽,但最近几个季节出现了灾难性的繁殖失败,成千上万的幼鸟因育儿室过早坍塌而溺亡。
* 磷虾种群:海冰消融会严重影响南极磷虾,从而对极地生态系统造成直接且有害的影响。磷虾依赖冰层底部作为其幼体在冬季的重要避难所和觅食地。由于磷虾是南大洋食物网的基础,其种群数量的减少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鲸鱼、海豹、鱼类和其他企鹅,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构成重大威胁。
* 沿海暴露:此外,海冰屏障的消失使南极海岸线失去保护。暴露于温暖的表层海水和日益加剧的海浪破坏之下,巨大的冰架面临不稳定的风险,加剧了海平面加速上升的危险,并凸显了全球采取政治行动解决气候变化根本原因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