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2025年8月23日
一项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进展是,最新分析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这延续了自2024年3月以来的强劲下降势头,主要归功于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空前扩张。作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下降是朝着实现国际气候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彰显了向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战略转型的有效性。数据显示,中国的排放量可能在2025年实现全年下降,这是其在2030年前达到排放峰值道路上的一个关键里程碑。
要点
* 太阳能增长创纪录:排放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力是清洁能源发电的爆炸式增长。 2025年上半年,仅太阳能发电的增长就足以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这使得作为全国最大排放源的电力行业得以减少煤炭使用量。
* 重点行业减排:在此期间,电力行业的排放量下降了3%。其他重点行业的排放量也有所减少,包括建筑材料、金属、水泥和钢铁,这些行业的排放量受到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放缓的影响。
* 趋势向好,但挑战依然存在:虽然排放量下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值得注意的是,总体排放量仅略低于最近的峰值。研究还强调了化工行业的排放量急剧上升,其中用于合成燃料和石化产品的煤炭使用量大幅增长。
* 脱碳努力:这一趋势是中国持续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并优先向清洁能源转型的结果。中国一直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建设新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并计划扩大其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以涵盖更多行业。
* 对全球气候目标的影响:中国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的趋势表明,中国可能提前实现峰值排放目标,这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巨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