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2025年8月27日
猪肺功能维持九天,异种移植技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中国科学家成功完成世界首例猪肺移植手术,为脑死亡患者进行移植,这标志着一项突破性的医学成就。该器官来自一头转基因猪,在九天内保持活力并发挥功能,标志着跨物种器官移植(即异种移植)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手术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患者为一名因出血性中风被宣布脑死亡的39岁男性患者。研究人员从这头猪身上移植了一个肺,该肺经过基因改造,以降低患者免疫系统对该器官的排斥风险。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肺能够发挥其主要的气体交换功能,并且不会引发快速剧烈的免疫反应。
报告要点
* 九天功能:移植的猪肺在九天内保持活力并发挥功能,这对于一个特别容易受到免疫排斥的器官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
* 克服排斥反应:捐赠的猪肺经过基因编辑,去除了某些会导致立即排斥的基因,并添加了人类基因,使其更加兼容。
* 解决器官短缺问题:这项成功的实验是一个“概念验证”,未来可能有助于解决全球人体器官捐赠严重短缺的问题。
* 早期排斥反应迹象:虽然没有立即出现排斥反应,但移植的肺在24小时后确实出现了损伤和肿胀的迹象,并在第三天和第六天出现了排斥反应的迹象。
* 挑战依然存在:研究团队承认,在活体患者身上尝试该手术之前,仍需解决与器官排斥、感染和长期功能相关的重大挑战。
这项实验的成功尤为引人注目,因为与肾脏或心脏等其他器官不同,肺脏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这增加了感染风险,使其特别容易受到排斥。此前,猪和人曾成功进行过肾脏和心脏移植,此次最新成果为了解人体对外来肺脏的反应提供了重要见解。
应患者家属的要求,实验于第九天终止。尽管结果令人鼓舞,但科学家和医学专家指出,该程序仍处于早期实验阶段。在这项拯救生命的技术能够成为临床应用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改进猪的基因改造、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增强器官保存策略。